近日,由四川师大“竹GO菁彩”团队策划的“竹编艺术课堂”正式开课,对象主要是留学生。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这是该团队应对竹编技艺传播形式单一、国外认知度不高等挑战,是创新竹编发展传播途径的有益尝试,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。
河南省伊川县瑶张村虽然只留存有竹林100余亩,却见证了村落的发展,滋养了瑶张人的勤劳与智慧。当下,该村正在通过“生态+文化+旅游+产业”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,打造集竹林观光、户外休闲、亲子研学、潮流打卡等功能为一身的乡村文旅综合体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,福建熊宝科技取得 了“一种竹丝炭化设备”的专利,包括能够产生蒸汽的加热腔体、安装在加热腔体上方的炭化室、设置在炭化室内部的竹丝位置调节机构。同时,可以在竹丝炭化过程中不断调整竹丝位置,还可以进行水位预警,增加炭化的均匀度和便捷性。
在环保新风潮下,看贵州某家庭是如何用柚子碗和竹筷子吃席的
9月29日,中建二局装饰公司北京分公司开展 “喜迎国庆 竹廉同行”主题廉洁文化活动。职工们纷纷选择喜爱的“廉洁”图案,使用多种彩色竹篾条,编织成一块方形竹垫,将编制好的竹垫放置在画框中,再将选好的廉洁图案放置在画框中,最后封装成型。
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张其仕创作的竹雕《同根共竹》,未经人工拼接,每一节竹根都自然生长而成,紧密相连,仿佛传达着同根同竹的思想和生命的连续与延续,也展现了竹子的韧性和生命力,寓意着人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。
2024“以竹代塑”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28日在湖南桃江县举行,30个中国竹子之乡与21个特色竹乡的地方政府代表与专家学者共探竹产业新机遇。大会发布了《“以竹代塑”发展报告2024》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首批“以竹代塑”团体标准》。
9月29日,“青春云浮 三十而励”2024年云浮市花车巡游活动拉开帷幕。花车造型里,大量传统竹编技艺融入其中,有竹编的弧线群组、丰收谷仓、起伏延绵的的山脉、龙龛岩石山、风帆等等。
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“新米节”期间,由上海普陀区“艺助行”公益组织携手中国东方航空来到阿佤山,发起了一场非遗助残温暖行动,旨在通过竹丝编技艺的学习与传承,为当地残疾人群体提供一个集技能培训、设计创新、作品展示、销售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。
国庆期间,上海古猗园将送上“雅竹清韵”和“竹+非遗”等文化科普活动,与亲子家庭一同游赏室外竹林的奇妙导览,室内探索竹盆景制作的奥秘,开展提篮花灯、竹编香囊小船、竹编小筐等竹编体验课。
《“以竹代塑”专项标准体系》已由国家林草局印发。体系包括基础通用、工程及建筑材料、农林生产用品、文体用品、工艺品、医用品、家具家居、电器外壳、日用品等九个大类,涵盖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、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。
近日,由福建政和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集团牵头福建天然居置业、杭州华翊产城互联科技,合股投资组建的竹海之星(福建)竹产业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,将专业致力于为中国竹具工艺城及当地竹具产业运营,提供品牌孵化、产品销售、企业融资、政策帮扶、资源整合等综合服务